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逆天换明在线阅读 - 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耕,篷勃的生机

第三百九十一章 春耕,篷勃的生机

        被犁铧翻转过来的黑色土层,在中午太阳的温暖下,发散着丝丝蒸气,在老何头儿看来,是带着挑逗的味道。

        军队已经犁完地,带着耕牛和战马去了别的地方。老何头儿抬头瞭望,视野中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田地。

        五十亩土地,都是他家的。他这个从北直隶刚刚移民过来的百姓,曾经在忐忑中憧憬,现在全部成真,简直和做梦一样。

        而且,种了这么多田地,赋税只有三成,相当于十五亩是给官府种的,剩下的全是自己的。

        没有辽饷,也不太担心年景不好。官府按收成收赋税,折算成银子和辽钞也成。可不象内地,颗粒无收也少不了一文钱的地租和赋税。

        看着,望着,老何头儿竟忘了该回家吃饭,满心里盘算着怎么种好地,一年就能吃喝不愁,把新家彻底安定下来。

        顺着田间小路,走来了一个中年人,浓眉方脸,眼角一道小疤,笑起来也不显得凶恶。

        “何老哥,该家去吃饭了。”中年人大声招呼着,打断了老何头儿的胡思成想。

        老何头儿把杵着的锄头扛在肩上,笑着回应道:“是陈兄弟啊,这就走,一起回村啊!”

        陈元宗驻足等了一会儿,等老何头过来,才一起边聊边向村子走去。

        “陈兄弟呀,你是这辽东的老人儿,该种啥,怎么种,还得多指点。”老何头儿客气地说道:“要不,可瞎了这么好的田地。”

        陈元宗是去年逃出建虏统治区的剃头辽人,被安置到了复州。虽然误了春耕农时,但秋收却是参加了,对各种作物的收成都有所了解。

        “老秦哥客气了,俺可算不上老人儿。”陈元宗谦逊地说道:“但要说种什么,还是有自己的打算。老秦哥愿意听,俺就说道说道。”

        老何头儿赶忙说道:“怎么会不愿听?你说,俺都牢牢记着。”

        陈元宗笑了笑,说道:“今年俺家也是五十亩田地,主要是没大牲口,没敢多要。俺打算用一两亩地种菜,平常能吃。秋天的时候,收的萝卜白菜存窖里,再腌上一些,冬天也有的吃。”

        老何头儿连连点头,这和他的打算差不多。

        陈元宗继续说道:“再拿出两三亩地,种花生和朝阳转(向日葵)。剩下的田地,分成三份,种土豆、玉米和黑麦。”

        老何头儿沉默了半晌,说道:“陈兄弟,你这么安排,肯定有道理吧?”

        陈元宗点了点头,说道:“花生和朝阳转能榨油,逢年过节炒个菜,家里用着方便。”

        “那为啥不种豆子?”老何头儿疑惑地问道:“还有,在辽东种不了麦子吗?”

        陈元宗耐心地解释道:“豆子和麦子也能种,但却不保收成,主要是这些年的天气是越来越冷,化冻晚、下霜早,种下去就怕白辛苦。”

        “土豆和玉米,还有黑麦,是最适合辽东的。”陈元宗继续说道:“去年的年景不算好,可这土豆的产量,也没下过每亩千斤。玉米和黑麦的收成,也说得过去。”

        “年景不好,还能收千斤?”老何头儿表现出了足够的惊讶。

        陈元宗呵呵一笑,说道:“年景好的话,两三千斤也是有的。你想啊,要是风调雨顺,一年的收成,足够两年嚼裹。今年打个好底儿,明年再想种别的,可就不用太担心了。”

        “原来是这样。”老何头儿眼睛亮了,深以为然地用力点头,“今年刚安家,确实要打个好底儿,有个好开头。”

        陈元宗笑着说道:“官府也是这样指导,都是为了咱们好。玉米的产量不如土豆,可除了能吃,轴子还能烧火,秸杆能喂牲口,用处比土豆多。”

        老何头儿捋着颌下胡须,笑道:“玉米的味道不错,贴饼子煮粥,都好吃。土豆也好,能当主食,也能炒了拌了当菜吃。”

        新移民刚到辽南,最先接触到的吃食,便是玉米和土豆。

        对他们来说,这是新奇的东西,味道挺好。而作为官府发放的主食,他们也很快就学会了各种做法。

        “对了。”老何头儿又想起了一个问题,开口问道:“按收成缴纳赋税,每年秋收的时候,官府还派人来称量不成?”

        陈元宗看了老何头儿一眼,笑着说道:“这个官府上应该讲明白的,象你想的,到老百姓家的地头上称重收赋税,那得多少人,得多麻烦?”

        老何头儿有些不好意思,嘿然笑道:“定是俺听漏了,还得麻烦陈兄弟给说得明白点。”

        陈元宗把锄头换了个肩,说道:“军屯的田地,几十万亩也有了。每年的赋税,是按他们的平均产量从老百姓手里收取。”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官府还有规定,新领到田地安家落户的,三年之内,军屯的平均产量再降一成。也就是说,赋税应该比百姓实际的产量要少收。”

        “也就是说,百姓把田地侍弄得好,收获得多,也不用多缴赋税?”老何头儿琢磨出了门道儿,眼睛亮了起来。

        陈元宗笑着点头,说道:“那就看你是不是庄稼里手,种地是不是卖力,是不是精心侍弄了。凭本事儿多收的,都是自己的。”

        老何头儿抿嘴微笑,虽未炫耀,可脸上的神情,却再明白不过,肯定是把好手,对种地有着充足的信心。

        军屯的田地不能说不用心耕种,但老百姓要真用心真卖力,在精耕细作方面,肯定要超过军屯。

        而官府定下这样的章程,一方面减少了工作量,不必每家核验产量;另一方面,也是惠民之政,更能激发百姓的热情和积极性。

        正如陈元宗所说,能不能多收少交,就看个人的本事儿。要是懒汉,想着按收成缴赋税,几十亩地好歹也能给自己留点,那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相对于明朝固定的赋税,这样的政策很灵活,对老百姓也是友好的,给老百姓留下了很大的生存空间。

        两人聊着进了村子,路上便分了手,各回各家。

        老何头儿进了自家院子,女儿桂花便闻声出屋,埋怨道:“爹,怎么这么晚回来,人家都急得要去找你了。”

        对于女儿的埋怨,老何头儿笑着摆了摆手,问道:“你哥呢,还没回来嘛?”

        桂花说道:“去县上拉种子粮,除了赶路,还要装车,哪有那么快?”

        老何头儿点了点头,说道:“反正有管饭的,那咱们就先吃。”

        桂花打来洗脸水,老何头儿洗漱了一下,便进屋和女儿坐在小炕桌旁,边吃边说着闲话。

        原来还有些埋怨桂花非要跑到辽东来,如今算是尘埃落地,心落到了实处,老何头儿就只剩下了高兴。

        桂花却有点小纠结,尽管生活算是安定下来,可那几个姐妹,却只有同村的一个能常见面儿。

        “要是想的话,春耕完就抽空去镇上看看。”老何头儿心情一好,对女儿也宽松起来,说道:“那个姓吴的女人,你不说是在镇上当官儿嘛?这也是因祸得福,不是在辽东,哪有女人作官的道理?”

        “女人怎么了?”桂花不服气地说道:“吴姐识文断字,比很多男人都厉害呢!”

        除了吴姐,还有小琴,也是和桂花共患难,极为要好的朋友。就是老爹不说,桂花也想着去看看她们呢!

        “村上的老赵家那个儿子……”老何头儿试探着想开个头儿。

        “爹——”桂花没等老爹说完,便一推饭碗,嗔恼地拉长音制止。

        “好,好,先不说了。”老何头儿也是无奈,但心里却还美滋滋的。

        在村里,因为有个未嫁的女儿,有单身男丁的家可是盯得眼都直了。

        自家的女儿如此稀罕,老何头儿也不打算随便嫁出去,可要好好挑选,不能让女儿嫁出去吃苦。

        桂花到了新天地,看到了新气象,才不想着随便嫁人,从此没了自由,窝在家里生孩子做饭呢!

        吴姐多好,是个官儿呢!小琴也不错,自己打工挣钱,也不用靠别人养活。

        桂花憧憬着,羡慕着,虽不是很清晰,多是在想象,但她的人生,恐怕再也不会象在内地时那样。

        …………………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关系到一年的收成,不仅是百姓的希望,也是东江镇稳定和发展的关键。

        毛文龙、陈继盛、郭大靖等人都出动,分别在各州巡察,监督春耕的落实情况。

        春风拂面,乍暖还寒的初春,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令人也感到振奋和舒爽。

        盖州,作为新近占领的地盘,也是最可能发生战事的地区,大半的田地都是军屯。

        军屯的田地除了要作为赋税的标准,还要承担起大部分军需。所以,除了土豆、玉米、黑麦外,豆类、苜蓿、花生、蔬菜等等,也有大面积的种植。

        好在有了玉米,马匹的精料不再全指望豆类。自耕自种的产量或许不高,但也基本上不需再外购料豆。

        持兵为兵,荷锄为民。东江镇依然是兵民合一的体制,通过轮戍,最有效地利用人力,战斗生产两不误,使东江镇始终拥有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

        后世的郭大靖连锄头都没摸过,但融合了古人的记忆,他在农耕上也能算得上一把好手。

        沈大龙跛着脚,嘴里吆喝着,赶着耕牛在前,郭大靖扶着犁把,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犁铧划开黑土,在一眼望不边的田地里,犁出一道道笔直的波浪。

        这数万亩的田地,被划为荣军农场,专门安置伤残的官兵及其家属。赵大龙从原来的村迁出,定居在附近的村中,成为农场的场主。

        按照优军的政策,农场不交赋税,所得全归耕作者所有,按照各家的人头平均分配。

        为了照顾伤兵及军属,耕牛和驽马也优先配给了农场,大大减轻了他们的劳动量。

        “老沈哪!”郭大靖一边扶着犁走,一边对沈大龙说道:“这个农场要经营好,可不是光种地就成的。养鸡鸭养羊,甚至是养牛养马,要把这大片的土地利用好。”

        沈大龙点着头,摇着鞭子,笑着说道:“俺和大家也商议了一些办法,可和大人的见识不能比,还得大人多加指点才是。”

        郭大靖缓缓说道:“既是不交赋税,东江镇也不差农场这点粮食。我建议农场拿出三分之一的土地种经济作物,比如花生、向日葵、芝麻,能榨油卖……”

        “建个砖窑,挖土烧砖建房,留下的大坑改建成水塘养鱼,又能借着水塘养鸭鹅,每年挖塘泥还能肥田……”

        “粮食禁止酿酒,但土豆却不禁止之列,你们可以请师傅、建酒坊,盖州的驻军最多,光是军队的消耗,就能赚个钵满盆满……”

        “关键是把人都调动起来,不管男女,各有各的活计,都能创造价值,农场想不富起来都难。”

        沈大龙用心听着,连连点头,开心地咧开了大嘴。

        从温饱到小康,从单调的农耕转向农林牧副渔,再到榨油酿酒等多种经营。这不仅是富裕之路,更能活跃地方经济。

        现在进行多种经营,有着诸多的便利条件。

        新安置的移民,在头一两年,多数会种植土豆、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了心里不托底,要保证全家能吃饱。

        经过一两年的积累,在吃的方面攒下底子后,百姓们才会转向经济作物,以求赚更多的钱。

        这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所必然经历的阶段,但在内地,百姓们却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试想,交完赋税只能勉强吃饱,哪还有心思和胆量去种经济作物?只能是先填饱肚子再说了。

        荣军农场就更有条件搞农商联合体了,就象郭大靖说的,不用交赋税,人又不多,一半的田地种植粮食作物,就足够吃了。

        当然,荣军农场也不是一点赋税都不交。但那点赋税象征性的意义更大,和总产出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而在大环境中,随着土地的不断增加,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不断提升的。对于油、酒、肉蛋等的需求,也会不断提高。荣军农场的农副产品,不愁卖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