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云龙听不下去了,嚷嚷道:“你俩这谈对象呢?刚一见面就互相吹捧,读书人就是矫情。大家都是大老爷们,人情恩义记在心里,日后找机会还了就是。扯这多干啥啊,跟老娘们似得磨磨唧唧。” 赵刚苦笑了一下,对沉墨道:“老李人不坏,就是性子直了点。沉团长你别介意。” 沉墨笑道:“不会的,李团长的为人我很清楚。再说了,跟他搭档的又不是我,是你赵政委啊。”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孔捷和程瞎子又开始打趣李云龙的狗脾气,历数他气走了好几位政委的事情,并且顺便对赵刚表达了同情。 这几个人之前在来之前对沉墨还有点吃不准,怕他年轻气盛,这次又帮了八路军这么大忙,恐怕会骄矜自大,不好打交道。 但是几句话聊下来,都对沉墨观感很不错。 熟络之后,几个八路军干部的目光很快转移到沉墨身后的士兵和装备身上。 看着那些身材高大,全副武装的士兵,几个人对视一眼,眼中都有钦佩之意。 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自然看的出来沉墨麾下这些士兵都是精锐。 不过更让他们羡慕的是这些士兵身上的装备,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样样齐全。 不过更让他们惊奇的是旁边的半履带运兵车。 李云龙和孔捷等人没见过这玩意,一脸惊奇地围着转圈。 但是赵刚却一眼就认出来了:“沉团长,这应该是半履带运兵车吧。这种轻型装甲车辆采用了轮胎和履带结合的动力方式,适合多种地形。既可以作为运兵车,也能改装成各种特殊车辆。据我所知,好像德军那边也有这种车辆。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能看到。” 沉墨闻言对赵刚更是佩服:“赵政委果然见多识广。” 赵刚笑道:“在后方学习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跟我们看过一些欧洲军队装备照片,所以我正好认识。“ 事实上,赵刚说的的确是事实。 外界对八路军的印象一直都是装备落后,士兵连饭都吃不饱,战斗力低下等等。 但事实是,八路军部队里识字率相当的高。虽然大多数战士在入伍前都是文盲,但是在入伍之后,有条件的话都要参加部队举办的扫盲班。 这些战士在扫盲班毕业之后最起码都达到了当时的小学毕业的程度,能够进行基本的读写以及数字计算。 甚至许多干部还在根据地的窑洞里讨论战斗机和航空母舰这种战争大杀器,甚至还有人将将战斗机的零件图纸画出来。 国外的各种先进装备的信息也会通过各种渠道传进根据地,欧洲战场的形势也一直被关注,甚至一些重大战役还被拿来分析学习。 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八路军从上到下却都洋溢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尤其是高层的格局之大,目光之远,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所以八路军才能在抗战期间,从数万人的部队迅速扩充到战后的一百多万军队,最终到几百万,席卷天下,重铸神州。 几个人正围着半履带车打转,忽然传来了一阵马蹄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十几名身穿灰色八路军军装骑着马的身影从远处向着自己驰来。 却是刘徐两位首长带着人赶了过来。 众人急忙站直身子上前迎接。 刘师长和徐副师长骑术都很娴熟,勒马止步,敏捷地跳下战马,看见沉墨和李云龙等人在一起,刘师长笑道:“你们几个倒是来得快。小沉团长,我和徐副师长是特意来感谢你来了。” 徐副师长笑道:“这次能这么顺利地夺回吴州,小沉团长你居功至伟。如果没有你们晋城保安团的助阵,单凭我们的话,就算能拿下吴州城,也会付出更大的伤亡。” 刘师长上前一步,和徐副师长同时向沉墨敬了一个军礼。 沉墨一愣,急忙举手回礼。 这一刻,他看着两位首长的脸,忽然有一丝恍忽,有种时空交错,但是却一脉相承的热血脉动。 第(3/3)页